详细介绍
西安工业大学创建于1955年,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工程的配套项目之一。在60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弘扬兵工精神,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育人为根本,开拓创新,强化特色,逐步的提升人才教育培训质量、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走出了一条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全方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备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多年来,西安工业大学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之以恒地加强内涵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根据历史传统、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形成了“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校训,“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校风和“面向企业,立足一线,培养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教育培训总目标。学校积极探索适应发展需要的人才教育培训模式,2003年建构并实施“3+3+2”培养模式。该模式由“三个平台”和“一个系统”构成,“3”分别代表“公共基础教育”平台和“专业基础教育”平台,“2”代表“专业教育”平台,“一个系统”为综合素养教育系统。构建“公共基础教育”平台,使学生在前3个学期接受公共基础教育,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在理论教学上突出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加强相关的基础理论;在实践教学上,以“工业认知”实习和“基础工程训练”为核心,突出“训练工程化”,使学生普遍建立工程背景概念。依托“专业基础教育”平台,使学生在4~6学期接受一级学科模块的专业基础教育,获得“宽厚的专业基础”。以课群建设整合课程教学体系,实现学科的相互渗透。以实验独立设课作为实践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通过“专业教育”平台,使学生在7~8学期接受专业教育,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要求。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实践教学以设计性实验为主,加强实践能力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培养。第7学期设置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第8学期全部用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以保证毕业设计时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以“思政”课教育为主线、素质拓展为统揽、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2008年,学校提出“根植企业行动计划”并于2010年实施。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努力实现深层次地融合,校企共同构建创新型人才教育培训机制。学校开展培养方案大问诊,听取企业对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聘请多名企业、研究所、公司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的修订。2008年,学校开办“对日软件工程师实验班”。2010年,成立教改实验学院。2011年,学校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目前,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6个专业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教改实验学院开办8个类别的实验班,涵盖所有工科学院和经管学院,选配骨干教师和企业优秀人员共同作为学生导师。学校与陕西北方动力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卓越计划”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与陕西北方动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州数码系统集成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深圳市金凯进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3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成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验班学生的科学技术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培养体系和质量得到普遍认可,毕业生十分抢手。教改实验学院慢慢的变成了孵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2012年,学校被陕西省确定为“大学生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培养综合改革”试点院校。
为了解决好从培养计划到课程的衔接问题,学校实施了以课群设计和建设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将有内在联系的课程组建为课群,对相关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体系来优化,整合资源,形成教学团队,整体提高课程教学水平。课群分为公共基础课群、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按课群组建教师梯队,设立首席、副首席主讲教师和骨干教师,每位教师和每门课程均归属相应的课群,由首席主讲教师负责课群的规划和建设。经过多年实践,全校共组建149个课群,覆盖865门课程。课群建设产生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积极的社会影响,2007年5月14日《中国教育报》头版以《整合课程资源,会聚学科名师,更新教学内容——西安工大课群建设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为题作了报道。
学校按照“训练工程化,实验综合化”的要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彰显“注重工程实践,突出制造技术”的人才培养特色。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加大选修课程比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强化实践环节,全面落实创新与技能学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以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第一课堂为主线,以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为辅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校的国家级工程中心、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全部对学生开放。学校设立每年100万元的专项资金,引导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科学技术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各类科技竞赛。
学校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外及有关地区30余所高校开展合作办学、留学、项目交流等。与法国、美国高校以“2+2”“4+2”“3+1”等形式进行校际交流学位项目合作,涵盖本科双学位、本升硕学位项目。开展赴美国、日本带薪实习项目,赴泰国实习项目,赴英国、韩国游学项目等。
学校深入开展全员育人工作,目前,共有1000余名校领导、讲师以上教师、科级以上干部和有关人员与3100个学生宿舍建立了对口联系,从思想、学习、生活上指导、帮助、服务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多年来,学校通过加强内涵建设,汇聚了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人才教育培训质量逐步的提升,办学特色愈加鲜明,办学实力明显地增强,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
目前,学校有“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并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艺术硕士、会计硕士等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本科专业55个。有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省级重点学科3个,管理科学与工程省级特色学科。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等8个门类,形成了“以工学为重点,文理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有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有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光电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等省级特色专业9个;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两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0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创新实验区13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6个;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培养计划”项目127项;省级“大学生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培养计划”项目81项。
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方面技术职务的教师47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60余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三秦人才津贴专家16人;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及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省“三五人才工程”、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省“四个一批”人才及省青年科技新星11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9个;陕西省教学名师11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两人;其他省部级及以上人才称号20余人;17人被重点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在国家、省级学术团体担任评委、委员以及理事长、理事110余人;有国内外双聘院士9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陈忠实先生受聘为兼职教授,并担任学校“陈忠实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开展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成绩优秀。2009年、2014年,《面向中小企业,创建一线工程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和《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目标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项目,分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还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等20余项。
目前,学校有17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科学研究层次和水平明显提高,高水平成果相继涌现。学校获得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二级资质,兵工特色更加鲜明。
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学生学习风气更加浓厚,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本科生学位授予率较高,考研率大幅度的提高;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连年保持比较高水平,位居陕西同类院校前列。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群体,学校曾入围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80强。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两项。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意大赛、光电设计大赛、工业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软件专业人才设计大赛、NOC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网络虚拟运营创业专项赛、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国书协、教育部主办的“兰亭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及省部级赛事中获奖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200余项。
建校6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8万余名毕业生,莘莘学子业已成为献身国防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与生力军。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报社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西安工业大学创建于1955年,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工程的配套项目之一。在60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弘扬兵工精神,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育人为根本,开拓创新,强化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走出了一条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多年来,西安工业大学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之以恒地加强内涵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根据历史传统、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形成了“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校训,“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校风和“面向企业,立足一线,培养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学校积极探索适应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2003年建构并实施“3+3+2”培养模式。该模式由“三个平台”和“一个系统”构成,“3”分别代表“公共基础教育”平台和“专业基础教育”平台,“2”代表“专业教育”平台,“一个系统”为综合素质教育系统。构建“公共基础教育”平台,使学生在前3个学期接受公共基础教育,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在理论教学上突出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加强相关的基础理论;在实践教学上,以“工业认知”实习和“基础工程训练”为核心,突出“训练工程化”,使学生普遍建立工程背景概念。依托“专业基础教育”平台,使学生在4~6学期接受一级学科模块的专业基础教育,获得“宽厚的专业基础”。以课群建设整合课程体系,实现学科的相互渗透。以实验独立设课作为实践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通过“专业教育”平台,使学生在7~8学期接受专业教育,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要求。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实践教学以设计性实验为主,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第7学期设置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第8学期全部用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以保证毕业设计时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以“思政”课教育为主线、素质拓展为统揽、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2008年,学校提出“根植企业行动计划”并于2010年实施。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努力实现深度融合,校企共同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学校开展培养方案大问诊,听取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聘请多名企业、研究所、公司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的修订。2008年,学校开办“对日软件工程师实验班”。2010年,成立教改实验学院。2011年,学校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目前,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6个专业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教改实验学院开办8个类别的实验班,涵盖所有工科学院和经管学院,选配骨干教师和企业优秀人员共同作为学生导师。学校与陕西北方动力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卓越计划”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与陕西北方动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州数码系统集成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深圳市金凯进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3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成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验班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培养体系和质量得到普遍认可,毕业生十分抢手。教改实验学院已经成为孵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2012年,学校被陕西省确定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合改革”试点院校。
为了解决好从培养计划到课程的衔接问题,学校实施了以课群设计和建设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将有内在联系的课程组建为课群,对相关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资源,形成教学团队,整体提高课程教学水平。课群分为公共基础课群、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按课群组建教师梯队,设立首席、副首席主讲教师和骨干教师,每位教师和每门课程均归属相应的课群,由首席主讲教师负责课群的规划和建设。经过多年实践,全校共组建149个课群,覆盖865门课程。课群建设产生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积极的社会影响,2007年5月14日《中国教育报》头版以《整合课程资源,会聚学科名师,更新教学内容——西安工大课群建设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题作了报道。
学校按照“训练工程化,实验综合化”的要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彰显“注重工程实践,突出制造技术”的人才培养特色。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加大选修课程比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强化实践环节,全面落实创新与技能学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以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第一课堂为主线,以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为辅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校的国家级工程中心、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全部对学生开放。学校设立每年100万元的专项资金,引导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各类科技竞赛。
学校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外及有关地区30余所高校开展合作办学、留学、项目交流等。与法国、美国高校以“2+2”“4+2”“3+1”等形式进行校际交流学位项目合作,涵盖本科双学位、本升硕学位项目。开展赴美国、日本带薪实习项目,赴泰国实习项目,赴英国、韩国游学项目等。
学校深入开展全员育人工作,目前,共有1000余名校领导、讲师以上教师、科级以上干部和有关人员与3100个学生宿舍建立了对口联系,从思想、学习、生活上指导、帮助、服务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多年来,学校通过加强内涵建设,汇聚了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愈加鲜明,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
目前,学校有“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并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艺术硕士、会计硕士等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本科专业55个。有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省级重点学科3个,管理科学与工程省级特色学科。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等8个门类,形成了“以工学为重点,文理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有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有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光电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等省级特色专业9个;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两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0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3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6个;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项目127项;省级“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项目81项。
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7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60余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三秦人才津贴专家16人;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及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省“三五人才工程”、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省“四个一批”人才及省青年科技新星11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9个;陕西省教学名师11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两人;其他省部级及以上人才称号20余人;17人被重点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在国家、省级学术团体担任评委、委员以及理事长、理事110余人;有国内外双聘院士9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陈忠实先生受聘为兼职教授,并担任学校“陈忠实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开展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成绩优秀。2009年、2014年,《面向中小企业,创建一线工程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和《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目标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项目,分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还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等20余项。
目前,学校有17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科学研究层次和水平显著提高,高水平成果相继涌现。学校获得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二级资质,兵工特色更加鲜明。
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学生学习风气更加浓厚,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本科生学位授予率较高,考研率大幅提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连年保持较高水准,位居陕西同类院校前列。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群体,学校曾入围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80强。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两项。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意大赛、光电设计大赛、工业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软件专业人才设计大赛、NOC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网络虚拟运营创业专项赛、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国书协、教育部主办的“兰亭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及省部级赛事中获奖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200余项。
建校6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8万余名毕业生,莘莘学子业已成为献身国防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骨干与生力军。
下一篇:重磅文件出台!公募火线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