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黑盒流入市场 只要3秒你家智能锁或许就开了
发布时间: 2025-03-03 来源:出口快速门问答
2018年5月26日,第九届中国(永康)国际门业博览会在有“中国门都”美誉的浙江永康开幕。
但凡门博会,常有开锁高手来“踢馆”。据业内人说,这几乎是行内潜规则了,比如锁匠圈里有“鬼马大师”之称的张洪军,就是历年门博会上的常客。
因为是常态,所以当门博会第一天,一位叫王海丽的年轻女人对着一个个展位宣称“你家的智能锁,我3秒就能开”时,大家并没在意。
据业内人事后说,开始大家没在意,是因为以前的“踢馆”,双方都有心照不宣的“江湖规矩”——
这世上没开不了的锁,只是时间问题。当场开不了,并不算栽,握手言和,算交个朋友;要是锁不幸被破了,锁匠也不让你难堪,送上改良方法,收点“咨询费”。对商家来说,这不算坏事,互促互进,皆大欢喜。
将黑盒的铜线圈贴近智能锁,在锁体不同的位置游走,同时一下一下按下触发键,“唰”,随着锁体里电机转动声,原本设置指纹和密码的智能锁打开了!
而王海丽则“大开杀戒”,整一个完整的过程轻松得令人恐怖:没有费时费力的暴力拆锁、更不用复杂高端的技术破解,小黑盒就如门禁卡般,隔空一刷、门洞大开!
接下来,事件开始在锁具圈内发酵,一个又一个智能锁被小黑盒秒开的视频,陆陆续续出现在锁匠和锁具经销商的微信朋友圈——这些被秒开的智能锁不光有此次门博会上的,还有在小区里实测被瞬间攻陷的。
与此同时,一篇《那个女人毁了整个指纹锁行业》的文章开始在网上流传,行业圈内一片哗然。
王海丽说,她是湖南一家智能锁公司的老板,小黑盒是和常州一家厂家一起做出来的,去永康门博会上“搞事情”,就是真正的“踢馆”。
我们很多锁都卖到国外去了,于是就有人仿我们。你要光仿我们的好技术,我也没办法。可他们仿我的外形、仿我的广告,却用最差的技术和配件,还说是我的分公司,所以我不干了!
比如,《好奇实验室》以前经常采访的杭州一家锁业公司,代理了几个品牌智能锁,还正在合作研发一款新型识别的智能锁。现在他们很尴尬,不知道锁究竟出了什么漏洞,一旦遇到小黑盒,代理的锁还靠谱吗?新研发的锁扛得住吗?这几天一直在向我们打听进展。
门博会之后,就有圈里的人问我买小黑盒。我以前是送的,现在索性做起了这笔生意,我给小黑盒起了一个名字:“智能锁专业测试工具”,每台580元,最高的时候卖到1200元。
那些秒开的视频传得越疯,骂我毁了整个行业的声音越狠,小黑盒却卖得越来越火爆,已经快脱销了。本来是,现在变成了品牌商、经销商验证自己智能锁是否安全的测试工具,这种戏剧性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这一个月来,我好几个城市跑来跑去,在宁波、永康、长沙分别设了仓库,销量超过3000多台。因为只有一条生产线,产能跟不上,各个发货仓都是配额供货,部分单子只好延期发货。目前市面上已然浮现了两款类似的黑盒子,台州那边生产的,价格还更便宜。
我预估全国有××%的智能锁都能破开(记者注:此数据无法核实,故不公开)。我知道现在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已经紧急启动了预案,在全国20个城市开展抽样检测。(记者注:这一信息尚需官方核实)
品牌商需要有身份证明,有的品牌商也担心我们不发货,还主动提供营业执照和门头照片。
因为智能锁被秒开的视频被大量转发,确实也有个人联系我们拿货,但都拒绝了。
但我们更希望有关部门把智能锁漏洞这事管起来,不要捂着,也捂不住啊,现在干这行的都知道了。
小黑盒构造并不复杂,就是一个特斯拉线圈——利用变压器使普通电压升压,然后经由两级线圈,从放电终端放电的设备;通俗说,就是一个人工闪电制造器,全世界有很多爱好者。
特斯拉线圈会产生强电磁脉冲。如果把它靠近一个荧光灯管,灯管就会发亮。而这种高频率、高强度的电磁脉冲,可以破坏周边的电子设备。
虽然王海丽没有细说特斯拉线圈针对智能锁哪个漏洞进行的攻击,但她担心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
6月26日清晨,《好奇实验室》发现,这把“双刃剑”已经从微信朋友圈公开转到淘宝网上销售。店铺10多家,发货地有重庆、东莞、徐州,价格更便宜,每台只要320元,最高的销量已经卖出160多台。
“近期排单比较多,要明天发货。”出乎意料的是,作为一种,卖家没有向记者索要任何身份证明。
对此,好奇实验室昨日已向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报警平台、阿里违法商品报警平台举报。
这次智能锁惨败事件,真的是因为某些智能锁厂家偷工减料造成的吗?永康踢馆事件后,《好奇实验室》联系了浙江锁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检验中心反馈说,他们也是在第一时间拿到了小黑盒,从仓库中拿了10款智能锁进行了测试,结果打开了1款,但目前对漏洞和破解原理还不是很清楚。
10∶1的破开率看上去并不是很严重,但也有业内人士提醒——送质检中心检验的锁具与其量产后的,往往不是一回事。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商家在永康踢馆事件后迅速打出“经特斯拉线圈测试,未被破解”的视频,以应对当下风波。
如果你在搜索引擎中打入“特斯拉线圈、强电磁脉冲”关键词,看到的内容几乎一致,尤其是在破解原理上——
业内人士的解释是:特斯拉线圈产生的强电磁脉冲攻击智能锁芯片之后,会造成芯片死机并重启,而有的智能锁默认重启后自动开锁,所以特斯拉线圈能秒开智能锁。
虽然这个事件不能代表整个行业,但却引起了整个行业的轰动和恐慌,说明大家对智能锁产品的稳定性、安全性的关注度非常高……作为用户,在购买智能锁的时候,绝对不能只看价格,更要看产品的质量。
6月22日,宁波镇海区的车间里,王海丽同事、李德辉技术员正忙着给小黑盒打包,每个盒子配上一张纸制说明书、一个测试灯泡,填好单子,发货。
“发到全国各地都有,光宁波这个仓库,这半个月就发出去300多台了。”李德辉说。
“基本上都能打开,我们一共试了10把门锁,都开了。有经销商反馈上来的消息,他代理了6款门锁,都被黑盒子打开了。”李德辉回答。
李德辉现场搬出三款智能锁来测试,这三款锁都是从经销商那里拿到的国产货。
首先测试的是××斯品牌智能锁,包含指纹、密码、磁卡、钥匙等多种开启功能,价格5000多元。
“每个锁的点位都不一样,可能在锁的上、中、下部分,甚至侧面都可能会。所以要不断地挪动,找到开锁的位置。”李德辉说。
半分钟后,实验员换了一台小黑盒继续实验,突然“唰”一声,门锁打开了。开锁的位置定格在门锁的刷卡处。耗时1分钟。
第二款是×壹品牌智能锁,价格是3000多元,同样是磁卡、指纹、密码等多种开启方式。
实验员从上而下慢慢寻找,大约1分钟时间,门锁被打开,开锁点也是定格在刷卡处。
第三把锁是普×××智能锁,价格1000元左右,功能类似。但实验员只用了5秒钟,就打开了这把锁。
实验员的家在杭州城北某小区,2014年交付,智能锁是由开发商统一安装的,看不到品牌和logo标识。
被小黑盒攻击之后,门锁系统没有一点反应,背光不亮了,系统提示音也没有了,就像是一部没装电池的门锁。任何操作,都打不开门锁。
最后,实验员在门锁的应急电源处接了一个7号电池,系统又重新再启动,恢复正常。
最后,实验员去了杭州的一家五金锁具市场,随机进了两家锁具专卖店,对正在销售的10款门锁进行盲测。
第一款是×花智能锁,售价1800元。“运气”比较好,小黑盒靠近键盘中间位置时,门锁就打开了。
但接下来一连测试了8款智能锁,没有一款能打开的,它们的表现都一样——可以触发系统背光、语音播报,但就是开不了锁。
最后打开的一款是×安牌智能锁,价格900元。开始只成功了一半——这款锁的锁舌是分段式的,要往回缩进两次才能开启。但被小黑盒攻击后,锁舌不断进进出出,但就是没全开。
6月23日,苏州迈瑞微电子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李扬渊接受了《好奇实验室》的采访。
永康门博会之后,李扬渊也收到了合作商——宁波×州锁业寄来的一部小黑盒,请他对该品牌旗下的一款智能锁做测试。
“稳压器和电流过载保护,作用是对电源系统来进行优化和保护。我们用线圈开锁的时候,能听到语音播报:‘已经开启’,这说明智能锁的整体功能、包括电源是正常的。线圈脉冲并没有破坏电源系统,所以能推出跟稳压器等没关系。”
小黑盒破解智能锁,不存在信息输入、识别认证这两道关,问题出在第三步执行上。而智能锁的最后开启,是由电机转动带动锁芯完成的,因此李扬渊觉得试验的重点应该在电机的输入信号上。
“很可能是小黑盒的脉冲干扰产生电流,经过智能锁内部的元器件,产生一种信号,让系统误以为是正常指令,触发了电机启动。”
为验证这个猜想,李扬渊拆开一部智能锁,拔掉了里面的电源,当小黑盒再次靠近电路板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明明没有电源供电,万能表上有电压反应了。然后接上电源,再次用小黑盒攻击测试,此时锁开了!也就是说在电磁波的干扰下,出现了电流,电流就像是一个信号弹,触发电机驱动芯片,于是锁开了。
具体到实物上,全自动智能锁只要认证通过,锁舌就自动退回,门自动全开;而半自动的,还需要转动一下把手,才能打开。
半自动把手型门锁,有两根电机控制线,两根线需要遇到一个高低电平差,就像一上一下的心电图,才算是一个开锁信号。
而全自动的门锁,从内部开锁时通常使用按键开关,一按开锁。因为考虑到更好的使用者真实的体验,按键只用按很短的一下。对干扰器而言,使一条线产生瞬间的电位变化,当然比两条线产生有差别的持续的电位要容易多了。
“首先,小黑盒是,而不是标准检测工具。它的电量、距离、频率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开锁的成功率。
“其次从风险性来讲,应该是普遍性的,因为直流电机驱动芯片使用电平来控制是工业标准,全世界的直流电机驱动电路都是这样做的。智能锁被无线干扰打开,不是偷工减料的问题,而是设计漏洞。”
整个采访中,《好奇实验室》多次听到锁匠们这么说:锁的功能越多,留出的后门就越多!
在苏州工业园的一幢人才公寓里,工程师吴函峰向《好奇实验室》演示了一款国产智能锁的人脸识别系统漏洞。
吴函峰解释说,被破解的这把智能锁,上面有三个探头,一个红外线探头,用于补光;一个可见光探头,让用户都能够清晰地对准摄像头;最后一个才是摄像头,用于拍照采集头像。
“所以系统采集人脸时,形成的只是一张2D平面图像,也就等于一张黑白照片。拿黑白照相机去拍人脸,和直接拍黑白照片,效果是一样的。”
“但是市面上也会有假3D来忽悠人,看起来是4个探头,但实际上有两个摄像头是不工作的。”李扬渊提醒:辨别线D的方法只有一个,遮住一个摄像头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