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4月15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轨道集团获悉,今日,成都轨道装备智慧工厂建成投产轨道车辆车门、车钩、电气牵引3条全自动智能化检修产线。此次投产的三条产线填补了西南地区轨道车辆核心部件全自动智能化检修领域空白,标志着成都“1+N”城轨智能维保体系(1-轨道车辆,N-车辆核心部件及关键系统)基本成型。
此次投产的轨道车辆车门检修产线,可以兼容A型、B型地铁及市域列车三种门型架修、大修,实现成都地铁列车车门的全自动检测、维修、装配。此外,还能实现弯门、平门15分钟快速换型混线%,备件库存周转率提升40%,车门系统常规使用的寿命延长15%。
“传统的车门检修多依赖人工操作及单元化作业,拆装调试需要30分钟/扇门,现在使用自动化机器人,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完成检测与装配。”轨道车辆车门检修产线合作企业成都康尼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马迪介绍。
“我们协同产业链链主企业、核心部件商,搭建全自动智能化检修产线,就为了提升轨道车辆检修效率,建强轨道交通车辆维保核心能力。”成都轨道产业投资集团资产经营部项目经理杨颜介绍,除了轨道车辆车门检修产线之外,车钩检修产线和电气牵引系统检修产线在全自动智能化系统的加持下,通过标准化作业,检修周期缩短约20%。
在提升车辆检修效率的同时,3条产线的落地,也带来了车辆维保方式的升级变革,为地铁车辆安全运作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保障,逐步提升地铁运营的安全性能和服务体验,推动轨道交通运维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的计划修就好比是我们平常按时去医院做体检,往往存在治疗不及时的问题。而状态修如同安装了CT,可以实时动态监测身体状态,做到及时精准治疗。”杨颜说,除车门检修产线以外,车钩检修产线首次在成都地区引进智能压力设备,实现部件压力智能检测和数据自动收集储存。电气牵引系统检修线则开发了自动化检验测试平台,具备自动采集记录测试数据、生成测试报告,根据报告实施精准维修等功能。
随着此次三条检修产线的落地,成都轨道装备智慧工厂已建成整车、转向架、齿轮箱、空调等在内的10条专业检修产线辆/年,“整车+转向架+大部件”车辆检修核心能力持续建强。
成都轨道装备智慧工厂由成都轨道集团联合中车四方、中车长客建设,通过运用与车辆段资源共享、检修信息互通的优势,在业内首创“业主单位+主机厂+核心部件商”的招引方式,招引轨道交通维保产业链关键核心配套企业落户建产线,打造国内城轨车辆智慧检修合作标杆,让车辆维保更加智慧高效,让市民乘客出行更安全舒适。
成都轨道集团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下一步,将对标“立园满园”行动要求,围绕“1+N”城轨智能维保体系,加快建设板桥、合江车辆基地2个车辆检修平台,打造轨道交通西部维保服务中心,构建面向“研发制造运维”的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推动建设现代化轨道交通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