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11月5日,美国联邦政府进入停摆第36天,成为美国历史上维持的时间最长的政府停摆。此次停摆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也逐步扩大,民航、食品、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压力可能引发美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在民生与经济的双重压力下,美国联邦政府正在走向“信用危机”,长期停摆将削弱美国主权信用的基础,甚至将加剧全球避险情绪,对全球长期资金市场构成系统性风险。
当地时间11月4日,美国国会参议院第14次尝试推进一项已获众议院通过的临时拨款法案,以维持联邦政府正常运作,但相关程序性投票未能获得推进该法案所需的60票。这导致引发政府停摆的财政僵局依旧延续,停摆的时长纪录于美国东部时间11月5日零时起被刷新,打破2018年底至2019年初停摆35天的纪录,成为美国历史上维持的时间最长的一次停摆。
临时拨款法案迟迟未获通过,主要分歧在于是否延长定于今年底失效的《平价医疗法案》医保补贴。由于两党未能就相关政府补贴达成一致,保险公司公布的年度保费大面积上涨。有统计表示,在无政府补贴情况下,参保人每人每年的医保花销或增加1000美元。
与此同时,此次停摆在民航、食品、医疗等领域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将持续扩大。美国本就长期面临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短缺的难题,许多空管员在政府停摆前就已被迫超时上班。联邦政府停摆以来,约1.3万名空中交通管制员和负责机场安检工作的约5万名员工被迫无薪工作,请病假的员工日渐增多。民航业人手短缺问题突出,多地航班延误情况加剧,航空安全风险增加。
美国联邦航空局10月31日表示,全美约一半的主要空中交通管制机构存在人员短缺问题,纽约地区近90%的空管人员未能到岗。自10月1日美国政府停摆以来,已有超320万名美国航空旅客受到航班延误或取消影响。
美国交通部长达菲11月4日警告称,若政府停摆持续,交通部可能被迫关闭部分空域,以应对人员短缺与航空安全压力。而到11月下旬,美国将进入感恩节假期旅行季,若停摆持续,有几率会使空管员缺勤和航班延误更多、机场安检排队时间更长,用美国副总统万斯的话说,“这可能会是一场灾难”。
停摆还波及超4000万美国人赖以生存的“补充营养援助计划”。这一联邦食品救济项目自11月1日起停止发放救济金。特朗普政府3日表示,将动用46.5亿美元应急资金,维持这一计划本月约一半救济金的发放。但由于一些州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完成所有系统变更,救济金何时能到位、具体数额等仍是未知数。
除了民众生活,政府停摆还将对整体经济稳步的增长造成潜在负面影响。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近日表示,根据联邦政府停摆维持的时间的长短,预计今年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将下降一至两个百分点。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停摆持续4周,美国经济将损失70亿美元;持续6周,损失将上升至110亿美元;持续8周,损失则将高达140亿美元。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表示,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将直接打击消费者的信心。停摆维持的时间越长,消费者与企业信心受损越明显。联邦政府停摆期间,联邦政府雇员的工资被延迟支付,联邦政府承包商的工程款项也被拖欠。如果停摆持续到11月下旬的感恩节假期旅行季,可能将直接冲击传统的消费旺季。
白雪指出,消费是美国经济最重要的支柱,消费者信心的任何下滑都可能对企业纯收入预期构成压力,进而影响股市表现。加之当前美股处于季节性弱势时期,停摆带来的不确定性会加剧投资者的焦虑情绪,很可能给市场带来更大的短期波动。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已警告,政府停摆将对美国信用评级造成负面影响。穆迪曾指出,联邦政府停摆凸显了美国政治极化对财政政策制定的巨大限制,以及在财政赤字扩大和债务负担恶化背景下,美国联邦政府和机构的治理能力薄弱。
白雪指出,美国联邦政府停摆持续可能直接威胁美国主权信用,从而推高国债收益率。若国际主流评级机构最终下调美国评级,将进一步动摇全球投资的人对美国国债这一传统“避险资产”的信心。这种对美国联邦政府信誉和债务可持续性的担忧,可能放大美国国债目前的下跌趋势,导致其因风险溢价提升而进一步上行。
同时,此次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对全球资产定价体系造成了系统性的扰动。政府停摆造成的关键经济数据断供,导致市场和政策决策者无法对未来一段时间美国经济态势和有关政策作出明确的判断,直接触发了市场避险情绪的上升。
“美国政府停摆将加剧数据真空带来的政策迷雾。”白雪说,这种信息黑洞不仅会阻碍美联储对经济情况的准确评估,也可能令其在货币政策调整上更加审慎,从而加剧市场关于未来利率路径的分歧和波动。
在国会层面,共和、民主两党仍在扯皮,停摆将持续至何时仍未知。按《华尔街日报》说法,参议院人对两党能否达成妥协看法不一。一些人认为,如果双方磋商取得进展,本周末有可能结束停摆。
共和、民主两党现在参议院分别掌握53个和47个席位,但参议院投票规则要求推进法案需获得至少60票,共和党若想推进法案,必须争取的支持。但是,自9月以来的10余次投票中,阵营只有3名参议员愿支持共和党提出的法案。
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日播出的专访中,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不会屈从于勒索”,只有在联邦政府重新“开门”后才会同意与方面谈判。按照他的说法,人已“走投无路”,只有向共和党“投降”。
两党一些议员则开始释放“乐观”信号,包括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约翰图恩、参议院“二号人物”迪克德宾。4日参议院投票前,图恩在国会大厦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希望可以在本周打破财政僵局。他认为“有些人意识到这样的一种情况已经持续太久,给美国人民带来了足够多的痛苦,是时候结束这一切了”。然而,当日临时拨款法案仍然只获得54票,距离法案通过的门槛还差6票,和10月22日以及10月28日两次投票中的支持票数没有差别。
但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看来,此次关门危机,与以往多次最大的不同是党争极化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极端的程度。以往关门危机,基本是一党坚持己见,另一党至少还在努力推进相关正常的拨款立法,来尽可能地尽快化解危机。但此次情况却是民主、共和两党双方都无所谓,都把停摆关门认为是对方的危机,甚至在利用关门危机来推动符合自己私利的政治议程,把政府关门危机党争工具化、武器化。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当前民主、共和两党无意处理问题,无意回应民意,执意推进这种极限党争。在这种情况下,两党最终达成妥协的可能性必然越来越小。停摆关门危机延宕的时间就更长,而且会表现出持续无解、愈演愈烈的困局。
从丝路古道到海上帆影,再到“义新欧”班列飞驰,中国和西班牙两大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交相辉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断开启合作新篇。11月4日,首届“中国—西班牙文明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搭建面向未来的知识共享体系与行动框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坚实的学术力量。
陕公之声激荡时代强音,爱国情怀浸润两地青年。11月3日,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首次在香港举办,以创新理论凝聚思想共识,以国情教育深化青年认同,为香港繁荣稳定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力量。李子建表示,陕公大学堂不仅是一场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推动中华文化思想及学术研究成果在港传播的重要平台。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于2023年创办,整合各领域专家力量,聚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解读阐释,已成为传承红色基因、汇聚前沿思想、促进交流互鉴、服务社会大众的先锋课堂。截至2025年9月,已成功举办8季共241场,覆盖线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