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成立8周年记
发布时间: 2024-05-12 来源:拉链快速门
作为厦门港务成员企业,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8年来坚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勇毅担当,屡创辉煌。
从2013年全长399.22米的20万吨级集装箱船“马士基·迈克-凯尼·穆勒”轮靠泊至今,嵩屿码头已累计挂靠503艘20万吨级超级集装箱船,其中2021年有70艘20万吨级超级集装箱船。
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在过去的8年内,屡创辉煌,为推动中国港口现代化发展进程持续飞跃,蓄劲起跑。
从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到“十三五”规划中“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并着重“大力推进厦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再到“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拓展海洋经济”“建设数字中国”“推动绿色发展”“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成立至今的发展时间线,正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亮丽的生产数据:全国5A物流公司、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第一名……高含金量的奖 项,说明了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始 终处于高水平发展的轨道上。
港口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更是维持“两链”稳定的重点物流枢纽环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作为厦门港前进的领头雁,持续发挥厦门港生产经营“主力军”和“排头兵”的作用。旗下各成员企业“外防输入,内控严守”,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织密织牢码头疫情防控网。
口岸是防疫的第一道防线。该公司坚持两手抓,严格落实一线作业人员集中管理和重点防控船舶作业。8月6日,启用重点岗位集中居住区,运用信息化提高防疫工作效率,实现高风险岗位人员“N+7+7”封闭管理,共计785人次入住。
目前,旗下海天码头、国际货柜码头、福州海盈码头、海沧查验公司均配备集中居住区,为疫情期间国际航行船舶登轮作业人员和冷链查验人员等重点岗位人员提供舒心的居住环境,共同建立防疫屏障,为打好疫情防控歼灭战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号召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入驻集中居住区管理一线,与一线作业人员共同居住,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关怀,实实在在零距离“同甘共苦”,让一线作业人员更安心、全心投入船舶作业服务,为港口生产保驾护航,使厦门港具备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为积极构建厦门港新发展格局,助力内外贸形式“双循环”有序推进,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坚持以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为抓手,上下协力,稳推生产。围绕“格局、抓实”的2021年度管理主题,在建党百年的新起点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水平发展统揽全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世界一流港口,体现的是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该公司及旗下所有企业聚焦“四大一流”的努力方向精准发力,奋力向前。
作为厦门岛内唯一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丝路海运”核心港区,海天分公司积极优化生产流程、挖掘潜力、灵活调整场区设置、积极主动与客户沟通。6月率先实行无感过闸及自动推送电子小票,提高拖车司机操作便利性;8月首次完成超限箱直提作业,形成冷危箱直装常态化。
同时,主动加强关港沟通协助,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在海关、边检口岸等有关部门全力支持下,双联动提升查验效率,机检查验作业能力提升60%,落地查验能力提升40%。优化外贸船舶登临检测以及核酸采样流程,对外贸船舶的登轮核酸检验测试,减少船舶在泊非作业时间,加快泊位周转,提高泊位利用率,最大限度提供靠泊条件,助力“双循环”,维护产业链和供应链“两链”稳定发展。
疫情的持续蔓延,使国内外航运市场出现重大变化。外贸航运市场持续火爆,内贸航商将部分内贸运力转至外贸,整体内贸集装箱业务呈现下滑的趋势。作为厦门港专用内贸集装箱码头,新海达码头内抓管理、外拓市场,9月21日再次实现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百万标箱,这是自码头承接厦门港内贸集装箱业务以来,连续7年创下吞吐量破百万标箱的佳绩。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3月,中谷海运“中谷广西”轮靠泊作业,历经20小时完成3677箱的装卸任务,创下自新海达码头承接内贸箱业务以来,船舶单船作业量及船时效率最高纪录。
此外,作为大型船舶核心港区,以及国内具备同时靠泊两艘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码头之一,嵩屿码头面对船舶大型化不断加速的新常态,提前谋划,通过优化停泊水域及回旋水域水深条件,精进作业工艺流程,努力提升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服务水平。
通过码头硬件升级,同时推行“岸边作业辅助工艺优化项目”“智能装卸平台项目”“空箱卸船直提”“检疫信息前置处理”“安全生产可视化智能预警系统”等多个改革项目,为打造一流港口,不断探索前进。
码头之间的互相协同,不仅体现在国内航线上,也体现在国际航线上。在各码头优化自身业务、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积极发挥一体化运营优势,共克时艰,保障生产。
国际货柜码头积极协调海沧港区码头间的资源,加强海沧港区码头间的配合协作,主动作为,主动承担海润码头改造期间船舶作业,上半年连续三次刷新2021年以来单船作业量纪录,在6月、8月实现集装箱月吞吐量超10万标箱佳绩,迎难而上,圆满、高效地完成国际班轮航线日通过市级口岸开放验收以来,安全平稳完成国际航行船舶7艘次,为缓解全球集装箱船舶拥堵,发挥厦门港力量。
福州海盈码头积极做出响应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战略部署,开通“海上巴士”货物运输服务,解决福建地区货物流转的燃眉之急。通过“海上巴士”体系内专人对接、制定物流方案、调剂舱位、协调陆运短驳等服务,仅2天时间,11个小柜的集港排载便顺利完成,实现“海上巴士”货物运输服务项目开门红。
冷链运输是集装箱航运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严格把关的工作重点。
海沧查验公司自8月17日起,开始受理冷链集装箱委托查验申请业务,由冷链作业人员配合海关完成核酸采样、消毒以及查验等环节的工作。
该项服务解决了报关企业的集中管理问题,一站式服务受到客户的充分肯定,助推口岸进口冷链防疫工作更顺畅。积极努力配合海关推行科学查验方式:引入冷链智能采样机器人,共同促进作业效率提升,提高检验检疫的效率与精度。
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坚持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不断着力建设绿色智慧港口,探索“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让绿色成为港口发展的底色。
除了不断对码头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效赋能,该公司还将推进绿色港口建设,作为公司发展的长期战略之一。
2019年12月10日,厦门港首批“零排放”纯电动集装箱牵引车,在海润码头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成为全国首批启动新一代生态型绿色港口建设的企业。
作为全国首个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智能化改造项目,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旗下的海润码头,在全国率先实施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港区、全作业链的智能化改造创新工程,这是厦门港的重点工程,被列入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
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海润码头全智能化改造工程重点项目——船舶装卸智能化项目、堆场装卸智能化项目亮相2021年“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把控制台搬到展会现场,远程操控30公里外的海润码头的设备”,在现场吸引众多客户驻足观看。目前,该项目已进入收官冲刺阶段。
此外,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持续深化低压岸电服务,健全港口岸电项目运维机制;积极地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工作,助推绿色港口建设。
多年来,该公司及旗下码头屡获“亚太绿色港口”“绿色发展特别贡献奖”“四星级-中国绿色港口”等称号,全电码头走在全国前列:龙门吊全部“油改电”、堆高机全电动、港内拖车叉车更新为纯电动……码头的每一个角落,均践行着绿色发展理念。
“十四五”期间,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将围绕双碳目标,打造厦门港第一个“零碳”码头,并在全港推广。
历经8年发展,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慢慢的开始从传统交通航运枢纽,向社会经济枢纽转型。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带动港口转型升级,使厦门港在新发展格局下赢得先机,是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的历史使命。
未来的发展蓝图已徐徐展开。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将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国际枢纽地位和全球竞争能力”的集装箱世界一流港口,为2035年厦门港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