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兴军路 军交奏鸣曲
发布时间: 2023-11-16 来源:拉链快速门
2010年11月1日,第十三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揭晓,王广东因“积极投身于工程技术相关领域的科研生产,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奋勇拼搏、勇攀高峰,作出了突出贡献”而获奖。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王广东便与军队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将人的一生比作乐章,那么王广东的身份无疑经历了由倾听者到演奏者再到指挥者的转变。而在这样的身份转换中,他为军队血脉的畅通运行贡献着心力和才智,为我国的军交运输事业贡献着青春和热情。
1966年,王广东出生在天津宁河,1978年国家教育开始步入正轨,王广东考入县重点中学。那个年代,教育虽然仍比较落后,但国家也开始探索建设之路,对于科学技术寄予很大希望。正是在这一段时期,王广东听到了《科学的春天》的召唤,读到了“数学之星”陈景润的事迹。在他心中,开始回响着投身科学技术、科技报国的“春之声”“当时那种文化氛围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从上初中到读完大学,我非常愿意学习科学技术,愿意从事科学技术工作,这能够说是在那时候种下的种子。”
1988年7月,王广东从天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毕业。毕业时,船舶工程专业的分配形势很好,有几家地方科研院所和大船厂可供选择就业,而且这些单位的待遇都很优厚。当时部队到天津大学招收应届毕业生,王广东怀着对军人这一神圣职业的向往和从事军队科研工作的热情,选择披上戎装到部队研究所工作,决心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相关知识,为军队科研事业作贡献,在国防科研建设中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价值。
如果说求学时期的王广东耳边回响的旋律如“春之声”般悠扬婉转的话,那么自进入军交运输战线开始,他所谱出的旋律则如昂扬的行板,雄劲刚健,坚定有力。深究这一切的动力根源,便出自于他心底深处“强国兴军”的理想。
入伍22年来,他时刻铭记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崇高职责,自觉落实“科技强军”的要求,在科研岗位上忠实履行职责,先后完成了一系列装备论证和研制项目,获得多项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并作为项目组长,主持了我军新型多用途运输船、顶推船组等项目的科研工作。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担任研究室主任后,他主持完成了海上机动装卸平台、组合活动码头等大型装备研制项目,并带领全室同志顽强拼搏,完成了十几项总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创造了多项优质科研工程,为装备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作出了突出贡献。
“海上机动装卸平台”是这一工程中最大的项目,属国家级重点课题。这项技术当时在我国还是空白,是军事领域中的一个关键和难点,其系统组成复杂,抗风浪要求高,技术难度很大,当时只有美军拥有这一技术。
经过研究,研究所决定由王广东牵头集中攻关,参加该项目的竞标。当时,竞争对手实力丰沛雄厚,争取难度很大。更有挑战性的是,王广东本人对海上装卸技术并不熟悉,也缺乏实际工程经验,但他面对困难,迎难而上。
接受任务的第二天,他带领项目组的人员封闭办公,持续工作三个月,拿出了过硬的总体方案,通过竞标争取到了这个项目。
为了研制出高性能的装备,他们采用了多浮体系统、多船靠泊、复合跳板、悬伸体、浮箱接头、离心推进器等多项新技术。很多专家当时担心采用的新技术太多,风险太大,善意提醒不妨降低点要求,先保证研制成功。王广东进行了反复的斟酌:如果取消这些新技术,对装备性能的影响很大,不能因为有风险就降低要求,而要想办法把技术搞完善。为此,他们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通过艰苦细致的研究试验,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保证了装备研制的成功。
2003年初,项目进入样机试制阶段。当时正值非典肆虐,各单位严控人员外出,王广东再三恳求单位领导特批了假。此后,他经常忙到深夜两三点钟,困了就睡,醒了就干,就这样连续四个月坚持在生产、试验第一线。
这个装备的试制和试验,涉及的参研单位有几十家,有必要进行大量的技术协调工作。为了不影响进度,王广东不顾疫情的威胁,四处奔波,指导解决技术问题,确保了项目按进度、保质保量完成。
经过艰苦努力,他们仅用一年零一个月就完成了“海上机动装卸平台”的研制工作,而一般的情况下这么短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
完成研制后,该装备按时参加了部队海上演习,取得圆满成功,得到了国家机关、总部、军区首长和部队官兵的一致好评,国家机关领导观摩了这一个项目的演示成果后说:“没想到从资金到位到项目设计、产品试制再到操作演练,周期这么短,速度这么快。”该项目后来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财政部、总部联合进行的绩效考评中,也获得了“优秀”的好成绩。
2005年初,王广东承担了军队级重点科研项目“组合活动式码头”项目。这个装备要求能够在海上将几十个浮箱快速连接起来,形成大型的活动式码头,并在4米的海浪下保证生存,其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这是海上领域的又一个重要装备,可完成多种海上保障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首长和相关各级部门都非常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