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生意社9月18日讯9月4日,石药集团的青霉素工业盐(下称“工业盐”)对外报价达到55元/BOU,比两天前的价格又上调了3元。而此前,工业盐价格已小幅上涨,由前期的50~51元/BOU涨到现在的52~53元/BOU,出口价格也涨到6.8~7美元/BOU,且货源依然紧张,并出现了需求大于供应的局面。同时,6-APA和7-ACA也传来了报价上调的消息。此时,工业盐产业链未来新格局,在我们眼前又更清晰了一些。
今年上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市场对工业盐的需求量减少,出口量也锐减。生产厂商对此采取了持续减产或停产、转产的应对方法,使得市场供应量一度减少。如今,库存量已消化得七七八八,如:哈药现在已没有库存,基本不对外报价,供货紧张;华药因成本原因只能小量供应;河南华星药厂因前期停产致使目前货源不足;石药也转移到下游产品。供应紧张加上主要原材料价格出现小幅上升带动工业盐成本的再度增加,最终推动了工业盐价格上蹿。
总体来看,预计9月份工业盐价格将继续坚挺。后期如果各生产企业能够达成共识,工业盐及下游产品的价格会回到一个更加合理的范围。
据健康网监测显示,工业盐的市场行情报价在成本线上徘徊已有半年时间;而半年来,6-APA的价格由年初190元/公斤降到现在的163元/公斤,阿莫西林由半年前的210元/公斤滑落到现在的183元/公斤左右,7-ADCA也在不停地调整价格。
综合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工业盐销售主要以哈药、石药两大集团为主导,价格在低位徘徊,销售平稳,前期河南华星药厂停产,别的企业也有不同程度的减产,使得工业盐出货量减少。但是,其下游产品6-APA、阿莫西林、GCLE、7-ADCA,在工业盐价格不断下挫的同时,成交量却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另据健康网新颖进出口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工业盐出口成交量有所减少,6-APA、阿莫西林、7-ADCA等下游产品却有不同程度的增量,如:6-APA出口量达到793.9吨,阿莫西林出口也达到了507.9吨,7-ADCA达到月度出口最高点,突破了110吨。
综合以上的数据对比可见,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至7月,工业盐出口一下子就下降,而6-APA、7-ADCA、阿莫西林出口却持续不断的增加。这一现象正说明:工业盐本身正逐步退出该系列新产品市场及价格主导的“老大”位置。
但是,工业盐作为抗生素类产品“风向标”的作用却依然存在。这一点从目前随着青霉素系列新产品不断下滑的抗生素价格上还是得到了真实的反应。只不过由于近年来国内以联邦制药、石药集团以及河南华星为首的各生产厂商逐渐完备下游产业链以及近乎疯狂的产能扩张,将激烈竞争的战火由工业盐烧到了6-APA、阿莫西林、7-ADCA等下游产品,从而,直接引发工业盐的价格被下游产品反推,逐步形成了今天这种下游产品与上游产品价格倒挂的局面。
应该说,这种局面的形成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今国内青霉素产业链发展中的畸形一面。
从今年健康网进出口监测数据上看,独扛工业盐大旗的就只有哈药一家(其6-APA和阿莫西林主要以自用为主),下半年这种局势更明显。河南华星也在全面地向下游产业链转移,未来必将是下游6-APA、阿莫西林产品的又一个大型生产厂家。
显然,青霉素产业链向下游转移已是不容置疑了。而如今,哈药也已经在今年完成了其向下游的头孢氨苄和头孢拉定延伸的布局。
从产品的市场分布来看,下游产品的大宗交易其实是要依托国际市场来完成。6-APA、7-ADCA的目标市场主要在印度,而阿莫西林则更主要在南美、欧洲以及东南亚、印度等市场。反观工业盐,已经由主打出口逐步变为企业自身转化及内销的市场格局,这一点从今年1~7月份的健康网出口监测数据里已经清晰地得以引证。目前国内消化工业盐的厂家大多分布在在GCLE、7-ADCA、7-ANCA等生产厂商。但是,工业盐以及6-APA、阿莫西林,GCLE、7-ADCA、7-ANCA,还有今后的7-AVCA、7-ACCA等产品都是一个完整产业链上的一环,所以,企业要进行产品的市场运作,揣摩其走势,则必须先对产业链进行整体分析。
随着下游产品的快速的提升,工业盐一个品种独霸天下的时代已逝去,并且这条产业链中的中国严重依赖印度进行下游深加工的旧局面也正在打破,正在升级和优化的新市场格局已渐渐呈现在眼前。
上一篇:近期工业盐价格行情及走势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