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回首2024年,在省消防救援总队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始终牢记习重要训词和重要勉励语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实际行动全力防风险、保稳定、打基础、促发展,火灾防控工作呈现出积极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形态趋势。厦门市“九小场所”火灾防范、电瓶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等
在全省率先出台新行业新业态的消防安全监管职责界定文件,推动解决多业态、跨界交叉带来的监管难点问题。
按照“防消宣”一体化工作思路,指导全市17支镇街专职消防队和551支村居微型消防站持续深化防消联勤工作,在做好灭火救援工作情况下,开展防火巡查和消防宣传,打通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最后一公里”。
积极发挥消安委办议事平台综合协调作用,定期会商、培训、通报,制定政策文件64份、工作提示函44份;完善月督导制度,有效推动各级、各部门消防工作责任落实。
深入推进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对全市25处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和区域(行业)性火灾隐患分级实施政府挂牌督办(省级1处、市级12处、区级12处),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聚焦电瓶车生产、销售、使用、停放、充电、报废回收等各环节,扎实开展安全风险隐患“全链条”治理。2024年全市因电瓶车“进楼入户”停放、违规充电造成的火灾事故同比下降37.5%,全市未发生造成人员受伤或死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电瓶车火灾事故。
持续深化打通“生命通道”行动,印发《“畅通生命通道”工作解读》,以方便易懂的方式宣传解读政策要求,发动各类场所主动拆改影响人员疏散逃生的防盗窗、广告牌、铁栅栏1.7万处,拆除或开窗面积达20.5万㎡,打通“第二逃生通道”。
持续开展“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通过“全面排查+建档造册”的方式,全面掌握全市“三合一”场所底数清单,实行标签化管理,推动1.4万家“三合一”场所分批落实技改措施,彻底消除隐患问题。
2024年在生产、经营、租住自建房持续推广安装感烟探测器1.6万个、增设实体墙硬隔离2613面、安装简易喷淋7.6万个、开窗改造5.2万处、配备灭火器材9.7万个。
发动全市消防网格力量日常运用“五加三”必查APP开展防火巡查检查(即:火源、“三合一”、电瓶车、易燃材料、等五个检查重点,以及逃生通道、防火硬隔离、逃生面罩等三项保命措施),累计检查单位40.6万家,督改隐患11.1万余处。
深入开展城中村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完善微型消防站、消防道路、消防水源和公共消防设施,提升城中村消防安全管理上的水准。海沧区新垵村消防治理经验在全市现场会上进行展示推广。
多渠道推进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承诺制宣贯,主动靠前强化办理指导服务,不断细化工作举措,2024年累计办理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登记393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确保企业和群众满意,让改革成果惠及市民群众。
建立“一办六组”及“若干个场馆安保团队”模式,保障了海峡论坛、98投洽会、金鸡百花电影节、电视剧“飞天奖”等十余场重大活动、50余场大型演唱会、音乐会以及近百场展会顺利举办。
在指导部门落实行业监督管理基础上,会同行业主管部门聘请消防安全专家为全市大型商业综合体、学校、酒店、大型物流仓储等场所提供体检式消防安全检查服务,指导单位消除隐患,建立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根据“防消宣”一体化工作思路,针对2617家消防监督检查对象,统一调派监督执法人员、辖区消防站指战员、区级消防宣传小分队,集中开展“防消宣”工作,提升火灾防控工作质效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联合教育部门成功举办第四届“桃李杯”消防安全业务大比拼活动,广大师生围绕中学生消防技能大闯关、教师团队校园防火巡查业务比武、学校微型消防站技能比武等赛事展开激烈角逐。
会同教育部门举办全市第三届高校消防安全主题辩论赛,以赛促学、以学促知、以知促用,向广大师生和市民朋友深入宣传了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广泛普及了消防安全常识和逃生自救技能。
2025年,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将继续按照省消防救援总队以及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深化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厦门市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继续提供良好稳定的消防安全环境。